提到頁巖氣發(fā)展史,不可不提美國經驗。作為全球頁巖氣開發(fā)的翹楚,美國憑借此種“貧氣”的量產,一舉宣告踏上能源獨立的征途,一時間,“頁巖氣革命”如雷貫耳,各國紛紛厲兵秣馬,準備投入戰(zhàn)斗。 本%文$內-容-來-自;中_國_碳|排 放_交-易^網(wǎng)^t an pa i fang . c om
巧合的是,在我國第二輪頁巖氣招標如火如荼之時,恰從大洋彼岸傳來了美國頁巖氣“元老”切撒皮克再次出售資產的消息。這并非切撒皮克第一次“逃離頁巖氣”,在過去兩三年間,切撒皮克已經完成數(shù)單幾億到幾十億美元的交易,將其擁有的頁巖氣區(qū)塊賣給來自英國、中國、澳大利亞等國的公司。對盈利性不看好導致的投資撤出,已經將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問題擺在美國頁巖氣產業(yè)面前,此時再看美國經驗,似乎成了“反面教材”。甚至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,也有行業(yè)權威專家發(fā)話,并不看好該領域的投資。然而,筆者對此有一點不同看法。 本+文+內/容/來/自:中-國-碳-排-放(交—易^網(wǎng)-tan pai fang . com
筆者認為,頁巖氣對于保障一國能源安全、優(yōu)化能源結構的作用毋庸置疑,美國頁巖氣“革命性”地成長之后,進入“瓶頸”階段并不應動搖我們進入這個領域的決心,但是這也提醒我們,我們面臨的形勢比美國當年更艱難、更復雜,我們不僅要學習美國的經驗,更要通過不斷的體制機制創(chuàng)新,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們自己發(fā)展的道路。 內-容-來-自;中_國_碳_0排放¥交-易=網(wǎng) t an pa i fa ng . c om
美國發(fā)展頁巖氣的過程可謂占盡了天時、地利、人和。遙想4年前的2008年年中,美國天然氣價格飆升至13美元/ MMBTU(百萬英熱),相當于3.25元/立方米,各路資本對頁巖氣資源的關注陡增,高氣價與美國靈活的市場機制碰撞,催生了該領域大量的技術創(chuàng)新和切撒皮克這樣的頂尖公司,也徹底扭轉了天然氣市場的供需形勢。仿佛一夜間,美國國內天然氣從“緊缺”變成了“過剩”。根據(jù)中海油首席能源研究員陳衛(wèi)東的數(shù)據(jù),自2005年以來,美國頁巖氣產量年增長47%,六年內從全國消費總量不足1%增長到25%,這直接導致美國頁巖氣價格下降到2.4美元/MMBTU,相當于0.6元/立方米的價格,遠低于平均4美元/MMBTU的生產成本。 本/文-內/容/來/自:中-國-碳-排-放-網(wǎng)-tan pai fang . com
因此,切撒皮克選擇在此時“開賣”頁巖氣資產如此清晰地交待了市場的大背景——“谷賤傷農”,隨著天然氣價下跌,許多中小生產商堅持不下去了,他們要么把產能賣掉,要么轉向更賺錢的致密油、頁巖油或凝析油,要不就干脆停產不干。除此之外,金融危機的持續(xù)發(fā)酵繼續(xù)考驗全球資源市場,曾經利潤豐厚的煤炭行業(yè)都在經歷減產的過程,更遑論頁巖氣呢?國際市場對中國的影響更是顯而易見。更早些時候,國土資源部有關人士就向本報表示過,目前頁巖氣領域投資距離“十二五”目標所需依然差距很大,筆者曾經就此與幾家專注油氣的投資機構交流,進入頁巖氣市場最大的顧慮是什么?這些機構有的已經投資了相關項目,有的正試圖進入頁巖氣領域,本以為大家的回答會是定價機制、管網(wǎng)壟斷等,沒想到最終答案出奇的一致,不外乎“擔心價格、擔心市場供需形勢變化”。
【版權聲明】本網(wǎng)為公益類網(wǎng)站,本網(wǎng)站刊載的所有內容,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,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、研究或欣賞之用,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,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(QQ:51999076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