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尼農夫學新種米法 減少碳足跡

文章來源:東南亞碳交易網(wǎng)2022-05-17 08:52

米飯是亞洲人不可或缺的主食。在印度尼西亞,每人一年可平均吃掉114公斤的米,但是稻米種植也是氣候變化的一個導因。印尼一些農夫正在學習新的耕種法,協(xié)助這個稻米生產大國減少碳足跡。
 
中爪哇的瓦洛尤一家人世代務農。他近期開始以包括蝸牛在內的各種土生物種調制成有機肥料。
 
瓦洛尤說,過去使用傳統(tǒng)肥料種稻,煮熟的米一天一夜后就會變得黏糊,以有機肥料種出的米卻能爽口吃上兩天。300多名印尼農夫加入了克拉登市一個提倡可持續(xù)務農的合作社,并與國際非政府組織合作,推行可持續(xù)的稻米耕種。組織表示全球稻米種植產生的溫室氣體其實同航空業(yè)的排放量不相上下。
 
Rikolto印尼稻米計劃經(jīng)理蘇哈坦納表示:“這些農夫大量使用化肥以維持收成,這當然會提高甲烷的排放。”
 
傳統(tǒng)的漫灌種植法產生全球約10%的甲烷排放,而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干旱和暴雨也降低稻米產量和質量。這個組織為農夫提供培訓,指導他們每種植兩排到四排稻米,就留下一些空間,這能提高收成。
 
當局也鼓勵農夫種植成熟期較短的品種。雖然勸導農夫改變種植習慣不容易,不過采用可持續(xù)方式耕種的大米在市場上每公斤售價,比一般大米要高出美金兩角錢,是推動印尼農夫轉向可持續(xù)務農的一大吸引力。
【版權聲明】本網(wǎng)為公益類網(wǎng)站,本網(wǎng)站刊載的所有內容,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,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、研究或欣賞之用,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,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(QQ:51999076)。

省區(qū)市分站:(各省/自治區(qū)/直轄市各省會城市碳交易所,碳市場,碳平臺)

華北【北京、天津、河北石家莊保定、山西太原、內蒙】東北【黑龍江哈爾濱、吉林長春、遼寧沈陽】 華中【湖北武漢、湖南長沙、河南鄭州】
華東【上海、山東濟南、江蘇南京、安徽合肥、江西南昌、浙江溫州、福建廈門】 華南【廣東廣州深圳、廣西南寧、海南海口】【香港,澳門,臺灣】
西北【陜西西安、甘肅蘭州、寧夏銀川、新疆烏魯木齊、青海西寧】西南【重慶、四川成都、貴州貴陽、云南昆明、西藏拉薩】
關于我們|商務洽談|廣告服務|免責聲明 |隱私權政策 |版權聲明 |聯(lián)系我們|網(wǎng)站地圖
批準單位: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(yè)信息部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? 指導單位:發(fā)改委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部 國家能源局 各地環(huán)境能源交易所
電話:13001194286
Copyright@2014 tanpaifang.com 碳排放交易網(wǎng) All Rights Reserved
國家工信部備案/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6041442號-7
中國碳交易QQ群:?6群碳交易—中國碳市場??5群中國碳排放交易網(wǎng)